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苏辉主任主讲——贵州大学“溪山论道•文科讲坛”

发布者:文学与传媒学院发布时间:2023-07-16浏览次数:10


    2023714日上午,由贵州大学人文社科处主办,贵州大学文学院承办的贵州大学总第919期“溪山论道·文科讲坛”(2023年第80期)在贵州大学文学院104会议室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中国史研究》杂志社副主任、《中国史研究动态》副编审苏辉主讲“‘金甗’释解与西南铜鼓起源的字证贵州大学文学院院长谭德兴教授主持,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副教授闫平凡以及贵州大学文学院部分硕士生、本科生参加。

苏辉提到,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有学者从考古学和器物学等角度对铜鼓的起源进行了推断,从文字学角度对进行论证则2006才开始。2006年之后,学术界以越南河内铭为“金甗”的铭文铜鼓的出土为契机,从铜鼓铭文的“字证”研究入手,展开了一系列对铜鼓起源的研究释解。苏辉主任便以这一新的研究动态为切入点,开始了此次讲座。

讲座中,苏辉主任主要从越南河内出土的铭文铜鼓情况、汉代甗•甑•釜(鬴)关系的疏解、为什么铜鼓用“金甗”自名、“金甗”对于铜鼓起源于釜的印证、汉代铜器及铭文研究余论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刻讲解阐释。首先,从西南地区已出土的各种铜鼓类型出发,引出了越南河内出土的自铭“金甗”的铭文铜鼓,详细介绍了其铭文“金甗”的字形及其复合编号“第末”,并从器物学角度对“金甗”这一铭文铜鼓与我国汉代的铭文铜器做了勾连阐释。其次,从文字学角度对甗•甑•釜(鬴)三者的关系进行了疏解,一方面是借助传世文献进行疏解:《说文·瓦部》:“甑,甗也。从瓦、曾声。”《左传》成公二年孔疏:“《方言》:‘甑,自关而东谓之甗’,知甗是甑也。”《说文·鬲部》:“鬴,鍑属”,段注:“今经典多作釜,惟《周礼》作鬴”。桂馥《札樸·匡谬》:“关东谓甑为鬸,梁州谓釜为鬸”;另一方面是借助汉代铭文铜甗和考古出土铭文甗进行举例阐释。由此可见,甗•甑•釜(鬴)三者之间不仅可以相互参证,在器物方面的指代功能也是相通的,而“釜”又是西南铜鼓的源头类型,说明了“金甗”与西南铭文铜鼓的渊源关系。

  紧接着,苏辉主任又对铜鼓为什么用“金甗”命名进行了溯源,他提出南方少数民族的“铜鼓”定名可上溯到东汉,铜鼓一般用作乐器,器形与铜甗相距甚远,其中的关窍在于汉代的甗由甑和釜连体构成,其中的铜釜就是铜鼓的器形来源,而“金甗”其实就是青铜器自名中以整体器类甗代称构件器釜的例子,再次从文字学角度明确了铜器与炊具铜釜的同源关系。最后,苏辉主任指出,汉代铜器、铭文研究至今仍然缺乏系统、体例完备的汇编,还有较大的可研究空间,学界应该对此引起重视,尽快参照殷周金文和青铜器的资料编集成果及经验,从新的角度进行深入反思与细化分析。

谭德兴院长对此次讲座进行总结和延伸,他指出苏辉主任的讲解深入浅出,给在座的老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域和研究方向,使每一位听众深受启发。学院研究生和本科生在今后的学术研究中应该向苏辉主任学习,时刻保持高度的学术敏锐性并做到以下点:一是重视选题价值,在“实证”上下功夫。相对于简单、浅薄的文学赏析来说,实证研究更有价值,今天苏辉主任从越南的“金甗”出发,不仅还原了铭文铜鼓的历史真貌,也解决了南方丝绸之路的路线问题,解决了中原文化与越南文化的关系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二是重视学术方法,练就扎实的学术功底。针对铭文铜鼓,苏主任能在文字学、古器物学、考古学等三方面都有所发现,根本原因在于苏主任扎实的文献功夫和深厚的学术积淀,在座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也应该深刻理解“三重证据法”这一重要学术方法,沿着苏主任的研究思路,从出土文物和出土文献出发研究南方丝绸之路,并上升到国家的一带一路。闫平凡教授借此指出,苏主任的讲座给各位听众提供一条非常重要的研究路径,极具创新性和启发性,希望通过此次讲座,大家能对当前的研究动态和研究前沿有所了解,并把这一研究领域挖掘得更仔细、更深刻。





图:娄小艳 汤思丽    

文:徐真芳

一审:肖玉婷

二审:赵永刚

三审:李开学